第110章 凉州已定,白登山下
提示:若发现标题与内容不符,“换源”即可解决。
..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其实根本不用简雍介绍,叶横舟一走进来,就看了这身长九尺、存在感强到无以复加的昂藏大汉。

如此鲜明的外貌特征,除了关二爷还能有谁?

这位的鼎鼎大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叶横舟当初投军时,军中拜关公的风气就颇为盛行,岳飞这位主将,更是将关公视为毕生偶像。

在寻常士卒眼中,关二爷与其说是“三国历史名人”倒不如说是“忠义”二字的神性化身。

就连赵构这纯种贱人都曾经称赞过他“肆摧奸宄之锋,大救黎元之溺”,其人在宋代的地位,可见一斑。

叶横舟虽不至于神化一位历史人物,但他毕竟是行伍出身,又颇受岳帅薰陶,日日面对帐中神像,当真面对这位“关圣帝君”时,自是免不了激动与感怀。

见他们兄弟两人打过招呼后,叶横舟便凑了上去,笑眯眯地握住了关羽那双蒲扇般的大手,扬声道:

“这位便是关云长关二爷罢!玄德曾多次向我提过你的名字,云长真乃世之虎将,果然雄壮、果然雄壮啊。”

关羽有些奇怪,却并未在第一时间挣脱叶横舟的手掌。

他本是极其厌恶服饰浮夸的世家子弟,但不知为何,看着身披华贵道袍的叶横舟,他心中非但没有嫌恶,甚至还有一股如逢故人的亲近感。

刘备适时为关羽做出解释,听到这人乃是自家大哥道左相逢、意气相投的好友,且有一身不俗剑术后,关羽对叶横舟的态度便大为改观。

因为他极为相信刘备识人、得人的能力,能被兄长引以友的人物,定非俗流。

还有个原因是,叶横舟没有表字,而且是双字名,光听名字就知道此人绝非是世家出身。

知道这点后,就连那身初看华贵逼人的道袍,在关羽眼中也变得顺眼了起来,毕竟如果是个人挣来的,那就是能力的证明嘛。

在关羽对叶横舟感到熟悉时,叶横舟对他,也由衷升起一股熟悉感。

不过很快,叶横舟就意识到这种熟悉感来自何处。

关羽所修炼的武功,赫然也是一种类似《黄天力士搬山**》的道门武学。

联想到这位解良武夫曾经字“长生”,叶横舟心中便隐隐有了些推断,毕竟如今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各路游方道士。

君不见连李少翁这等术士,都要打着道门的名头招摇撞骗,其中虽是鱼龙混杂,自然也不乏真正有道行的陆地游仙。

以关羽这般惊才绝艳的武道资质,被某位道门高手看中,传下一部法决,也是合情合理之事。

在双方都在相互打量、介绍时,那矮个子、眯眯眼,其貌不扬的武官也极为熟络地凑了过来,他面朝简雍,佯怪道:

“宪和,你我之情,只配你如此介绍?”

见简雍笑而不答,矮个子又看向刘备,以及三人中最显眼,气质最与此地格格不入的叶横舟,拱手道:

“在下曹操,字孟德,现为西园典军校尉。”

看着丰神俊朗,气质飘逸出尘的叶横舟,曹操不由得心中感慨连连。

他虽是出身大汉顶级官宦世家,可外形条件上,却实在是中人之姿,只能凭借一双鹰隼般的锐眸,来给自己博取一些气质上的加成。

正因此点,曹操向来十分喜欢结交外形条件出众,美姿容的英雄豪杰们,所以,他才会对关羽尤其热衷。

现在看见叶横舟这个气质超凡,相貌不俗的年轻道人,曹操也不禁升起些求贤若渴之心。

不过这个相貌、这个打扮,总感觉有些熟悉啊……

曹操倒也没有想太多,而是转头面向此地主人刘备,半是抱怨半是玩笑地道:

“玄德,你这院子虽小,却是个个人才济济啊,武有云长、翼德、子经,文有宪和、元直等……就凭这些人手,只怕不比闻名天下的‘六洞妖王’差到哪里去了。”

听到曹操这般说法,刘备面色有些古怪,瞥了眼叶横舟,只是笑而不答。

以曹操的身份和见识,说这种话,不免有些曲意逢迎的味道。

生性疏狂的简雍就皱起眉头,丝毫不给他面子,直接地表露出不快。

不过很少有人明白,曹操这话的确是真心实意,刘备这间小院,岂止是人才济济,简直是群英荟萃。

——叶横舟就是这“很少”中的一员。

曹操提到的“翼德”、“子经”、“元直”,此时都不在此处,不过深谙三国人物的叶横舟却知道,这些都是什么人物。

“翼德”自不必多说,“子经”便是指牵招牵子经,这位在历史上也是刘备少年时期的好友,所谓“少长河朔,英雄同契,为刎颈之交”是也。

元直便是指徐庶徐元直,这位的知名度还在牵招之上,也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

想到这里,叶横舟不禁又看回此时还稍显稚嫩的刘备,心中暗自感慨,刘玄德果然就是刘玄德,即便此时还未成气候,亦能聚拢如此之多的人才。

比起叶横舟前世所知的那个刘玄德,这个世界的刘备,因为有卢植这么个隐为天下第一人的老师,经学背景深厚,在起步阶段就要更占据几分优势。

不过,刘备身上的游侠气,也因他这一身高明剑术,而变得更深更重,以至于此时竟隐隐有“洛阳教父”的风范。

与几人一通寒暄后,曹操便直接表明来意,一番恳切谈话,把袁绍此次集结党人,谋求武力诛宦这种大事给解释得一清二楚,然后又点出了党人此时人手不足,需要借助刘备之力的利害关系。

听到这般大事,在场众人皆神情肃然,关羽更是直接站到了刘备身前,做出了防备姿态。

刘备皱起眉头,问道:

“我等不过是一批游侠,勉强维持市井秩序,已是竭力而为,如何能帮得上他袁本初?”

简雍嗤笑一声,接口道:

“只怕袁本初不是看中了咱们这些小胳膊小腿的泼皮,而是瞧上了玄德背后站着那位天下儒宗罢!”

曹操见简雍说得如此直接,却也不恼,而是坦然道:

“若说我等没有这方面的考量,那是废言,只不过以卢公之能,若洛阳真有大事发生,又如何能避得开他?说到底,本初也只是想借此一观卢公的心意而已。

宪和这‘泼皮’之说,也是过于自谦了,本初看中的,不是诸位拔剑杀人的能力,而是看中了你们在市井间的声望、情报渠道。

城里都传,洛阳大大小小的事,都避不开刘玄德的法眼,而我们这些党人,久居铜驼两侧,事事皆被宫中注目,在这方面,自然比不上各位。”

刘备沉吟片刻,忽然出言问道:

“孟德今日如此坦诚,莫非是凉州战事已定,皇甫公他们正准备要班师回朝?”

乍听此言,曹操眯起眼,心头却极为震动。

——好个刘玄德,竟有如此洞察力!

“玄德发言无差,确有此事。你也知道,董仲颖乃是袁太傅亲自征辟、发掘之人,现在他携平乱之功,便能名正言顺地携本部兵马回返洛阳,接受天子封赏……”

——凉州事已毕?

刘备还未做反应,叶横舟已是不由自主地正色起来,要知道,他们黑山军如今能够堂而皇之地在冀州割据地方,便是因为凉州战乱。

现在既然凉州平定,只怕黑山军能够用来韬光养晦的日子,已不剩太多矣……

除非……他能借此次孤身入洛中的机会,彻底引爆士人与宦官之间的矛盾,以中枢权力为饵,令这两方人马先杀个天昏地暗。

中枢若有变动,朝廷自然在一时半会,无法调动大军,让黑山军有更多时间发展。

现在的黑山军,好比是一个好胃口的人,进了席,嘴里叼着常山、巨鹿两郡,筷子夹着一整个冀州,眼里还看着接壤的青州、幽州。

想要将这三洲之地彻底化作根基,并且把这三洲的潜力都尽数变现成即时战力,还需要更多时间。

就在叶横舟暗自思索时,刘备已摇摇头,回答道:

“不过是能观其大略而已。”

他并不把曹操的夸张当做一回事,而是留意起了其人的言外之意:

“你的意思是,董仲颖已经被你们说动,甘冒这千古奇险,也要提兵在洛阳城里动手?”

刘备这话可谓是问到了点子上,简雍也情不自禁地跟着点起了头。

外兵入洛这种事可不是闹着玩的,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敢于做这种事的将领,多半都会被天子猜忌,而没个好下场。

董仲颖有剿灭黄巾的功劳在身,又刚平定了凉州动乱,仕途正是一片大好的时候,怎会愿意做这种事?

他虽然是袁家门生故吏,可既然都坐到这个位置上了,谁还会被这种身份限制死了?

说到底,目下正值乱世,日后中枢胜者无论是宦官还是士族,多半都要下本钱来安抚董卓这种手握重兵的边郡武人。

既然如此,他又怎么会冒着破家灭门的风险,来掺和这种事?

曹操看了看院子里那群扶刀的游侠们,迟疑了会儿,欲言又止,止言又欲,最后还是选择相信刘备对属下的掌控力度,也为表诚意,便苦笑一声,不无敬佩地道:

“玄德如此说,便是将董公看得低了。他才是这个计策的首倡者。

董公不为名利,只为扫清汉室积年沉疴,还天下一个朗朗晴空,此行何其光明,此心何其磊落!”

说到最后,曹操的语气激昂了起来,不管日后如何,最起码此时的典军校尉曹孟德,还是一个胸怀大志,满腔热血的年轻人。

作为贴近中枢的权贵子弟,他受过系统性的精英教育,作为海内名儒的弟子,他也对儒家思想有着深入研究,他更将这些经历、学识都凝聚成了一个系统性的政治理想。

在还未亲眼见证汉室崩塌的当下,曹操还以汉臣身份自居,所以他的政治理想也只是停留在“愿为一征西将军,兴复汉室”的阶段。

试问,这样一个曹操又怎么能不佩服,甘愿将身家性命都摆上赌桌,只为“诛宦”大计能功成的董仲颖?

在曹操心中,这位董公便是毋庸置疑的大汉忠良!

不过叶横舟却有些忍俊不禁,不过见曹操神情如此笃定,他也并未开口,而且话又说回来,他叶某人现在有什么立场开口?

曹操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刘备自然也无话可说,毕竟他是真不熟悉那位董仲颖,便最终同意了这份邀请。

无论如何,先去见一见袁绍吧。

——

曹操还不知道,被他誉为“大汉忠良”,本应跟着皇甫嵩等人一起,班师回朝的董卓董仲颖,此时竟然不在军中,而是带着一队亲随,在一座名山的山脚下徘徊。

这座山不算高,景色不算绝,在大汉子民心目中,却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

因为在这里,铸就汉室四百年辉煌的高祖,竟然被匈奴人困住足足七天七夜,受尽屈辱,颜面扫地。

它的名字,就叫做白登山。

这位年轻时曾被征辟为羽林郎,以身材雄健著称的凉州武将,今年已过不惑,腰围渐宽,却仍是不改凛然之姿。

董卓此时正骑在一匹枣红大马上,腰佩一柄短刀,看着眼前那座曾令高祖困顿的山头,眸光炽烈而火热。

——那是象征野心与**的火焰。

一名身材细长,面容白净的年轻文士骑着一匹黑马,与他并肩而立。

文士凑过来,看着这片平平无奇的山岭,有些疑惑地道:

“岳父大人,这就是您要找的地方?”

董卓只是盯着那座山,不予作答。

即便是这些跟随董卓出生入死数十年的元从亲卫,也不知道这位董公为何会避开耳目,轻骑来此。

若说是吊古,也太过荒诞,谁都知道董公生平最重实利,从不做无用之功。

董卓的确不是为了瞻仰历史古迹而来。

他来这里,只有一个目的,那便是找一个人。

一个埋藏在这白登山下的,绝世战神。

即便他的部族已经星流云散,彻底覆灭,可他的故事与传说,仍是流传于西域各处,尽管已有数百年过去,也足以令小孩止啼。

一个曾令汉高祖这等人物,也吞下“失败”苦果的绝代雄主。

他的名字,就叫做冒顿。(本章完)

无限:开局岳家军,轰杀完颜构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