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元日随年
提示:若发现标题与内容不符,“换源”即可解决。
..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阿黎睡着正香,突然被一阵不知从何而来的噪音吵醒。

睁开眼看看,外面天已经亮了,阿桃阿竹依旧横七竖八地睡在床榻上,丝毫没有要醒过来的意思。

阿黎看了看从窗外透进来的光线,又看了看阿桃她们,怔愣了三秒,突然一阵清醒!

糟了!大家一齐睡过头了!脚店还等着开门做生意呢!

阿黎一骨碌翻身起来,迅速披上衣裳,这才听见,原来方才吵醒自己的是外头的爆竹声。

也不知是谁家,一大早上放爆竹……

爆竹……等等……

反应过来的阿黎突然像泄了气的皮球似的,一动不动窝在床榻上。今日明明是元日啊,脚店也歇业了,自己真是睡糊涂了……

此刻睡意也没了,外头还有爆竹噼里啪啦的声音,于是阿黎便干脆穿了衣服下床起来。

出了房门,阿黎看见自家院子门口高高挂着一串火红的爆竹,远远躲了两个人,那便是沈于归与方晏如了。

爆竹已经被人点着,底部的小火苗顺着长长的引线飞速向上蹿去,迅速点燃爆竹,然后便是一阵震耳欲聋的声响——

“噼里啪啦——”

这便是新年的味道了。

阿黎看见躲得远远的沈于归与方晏如,两个人互相捂着耳朵,神情激动,仿佛两个小孩子一般兴奋。

沈于归一转头,看见了站在房门口的阿黎,于是指了指房间里,对着阿黎做了个口型。

因爆竹声音太大,阿黎虽没听见沈于归具体说的是什么,却看懂了她的口型:

“快去叫她们起来,咱们一块儿放爆竹!”

·

一盏茶后,那些小丫头们皆穿好了衣裳洗漱完毕出来了。

小丫头们见有爆竹放,皆兴奋得很,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元日,也就是所谓的大年初一。在大年初一这日燃放爆竹,目的是驱赶一种叫做“年”的怪兽,保佑人们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岁岁平安。

沈于归将自己手中的火折子递给她们:“外头院墙上还挂着几串爆竹,你们快去点!”

那些小丫头们胆子也大,接过沈于归手中的火折子便你追我赶地向外跑去,惹得方晏如在后面追着喊:“小娘子们跑慢些,小心摔着了!”

沈于归亦笑着出去看,那些小女使们接火折子的时候胆子不小,可实际到了爆竹面前却又磨磨蹭蹭不敢点了。最终还是方晏如接过火折子,带着她们将挂在外头的爆竹一一点燃。

数串爆竹同时炸响,声音可谓是震耳欲聋,惹得周围的左右邻居皆出来看这热闹的“一大家子”。

见周围邻居出来了,沈于归与方晏如亦带着小丫头们给邻居们叩岁拜年,恭祝安好,邻居们见这些小女孩子们甚是可爱,回拜之余,还送了许多馈岁礼。

点完了爆竹,沈于归又变戏法似的从自己袖口中掏出昨夜给这些小丫头们提前包好的随年钱,那些小丫头们见红红的纸荷包,先是一愣,方才反应过来。

这些小丫头们皆是出身贫苦,从小便被卖入人牙子里做苦力,若是运气好,碰见哪家大户人家来买女使用,便能跟了去;若是运气不好,便也只能在人牙子里做上一辈子苦力,等到年纪大了也不知能落得个什么结果。

人牙子里的那些妈妈连饭都不愿给她们吃饱,何况随年钱这些费力费时的玩意儿?故而这些小女使们皆不敢奢望,却不曾想,跟着沈娘子竟如此幸福!

沈于归亦知道这些小女使心中所想,见她们一个个眼含热泪地领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随年钱,不知为何,自己心中亦是有些酸酸的。

方晏如看见眼前姊妹情深的这一幕,心中亦有所感,只是当前元日实在不适合流泪,于是提议道:“随年钱也领了,咱们还有许多大事要做呢,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既然已是新的一年,自然也要将住处装扮一新才是!”

这番话倒是提醒了沈于归,确实,新年的打扫等事自己倒是一件都还未做呢,昨夜彻夜守岁至天亮之后便只顾着放爆竹玩耍去了,竟忘了这些事。

所谓“净庭户”,也就是大扫除。新年打扫,这是汴京城中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事。那四个小女使自告奋勇去打扫家中上下,沈于归便也同意了。

除了打扫家中,换大门上的门神贴画也是必须。为了辟邪,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在大门上贴古代传说中能打鬼驱邪的钟馗的画像,说这样邪祟恶鬼便不敢进门来,能保佑平安。

而且这贴画除了新年,是不能轻易揭换的。若是揭了,即便立马换上,人眼看不见的鬼祟也会瞅准空当进入家中作恶,不过新年自是另说。

沈于归将昨日自己从东市上买来的钟馗年画取出,如今买年画真是贴心,卖者还附赠一小罐浆糊,贴时便不必再单独调了。

方晏如将门上的旧年画揭下来,又替沈于归拿着浆糊罐,沈于归将浆糊抹在门上,然后将年画摆正,这么一按——

便贴好了。

沈于归看着门上崭新的钟馗年画,画墨笔迹皆是新的,又清晰又生动。画上的钟馗栩栩如生,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丑,但看着就能给人一种安全感,大约这便是信仰与文化的力量吧!

贴好了钟馗,还要挂桃符。

其实,桃符这东西每个人从小都学到过,后世所有小学生都要学的《元日》一诗中,便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句,这诗中的“新桃”、“旧符”,便是桃符了。

桃符又称桃板、桃符板,是将桃木剖成两半所制。上面写上祈福禳灾的话或画上神像,在春节时挂在门上,可保新年吉祥。

桃符模样细长,且市面上所卖的大小也不一,不过宽度基本相同,不过皆是四、五寸,但长度上可就相差得多了,小些的桃符有二尺,大的足足有三尺!

三尺的长度相当于后世的一米,也就是说,起码得有小半人高,即便是尺寸小些的桃符亦有六十公分长。挂在门边,还是挺壮观的。

沈于归还以为桃符只是一块小小的木头,去集市采买的时候,看见居然是这么个巨大的玩意儿,属实被震惊到了,于是果断选择了小尺寸的桃符,毕竟大些的,也不好搬回去呀。

方晏如协助着沈于归,将桃符挂于门口两侧。这桃符乃是两篇片用桃木所制的薄木板,上绘神像、狻猊、白泽等吉祥的神祇或是灵兽,底部左右则分别书写郁垒、神荼姓名,以求庇佑。

不过,也有底部左右书写春联或是祝祷之语的桃符,虽说皆是桃符,不同的形式还挺多。

挂了桃符,换了年画,沈于归站得远了些,仔细欣赏起来。嗯,不错不错,这么一装饰,整个大门显得焕然一新,极有喜庆与人气的味道。

这边装扮好了没多久,阿黎她们也将家中上下打扫干净。因着这里本就没住多久,而且入住之前方晏如已经命人上上下下、仔仔细细打扫了一通,故而也不十分脏,自然,打扫的速度便很快了。

看看日头,已近正午了。下午也没什么事,沈于归今日也懒得再进厨房做吃食,于是依旧给了阿黎她们钱,让她们自己出门上街吃去。

其实沈于归自己也想趁着元日新年上街逛逛。邀请了方晏如,方晏如亦欣然同意,于是二人便锁了门上街去。

北宋的新年都城与后世情况不同,后世的大城市因许多人新年回了老家,故而反倒是越过年越冷清,但新年的汴京城却是比往常还要热闹三分。

忙了一年的百姓们这几日皆放下手中活计,纷纷走上街头,而那些平日一年到头皆伏案于公务的官员们此时亦是休沐,闲人一多,城市便更加热闹起来。

虽说沈于归的脚店新年关门歇业,但很显然,汴京城中的其他脚店、酒楼皆并非如此,依旧是中门大开、迎来送往。即便当下青天白日,依旧是张灯结彩,楼内热闹非凡、笑语欢歌。

不止如此,到了新年,开封府也会开放关扑三日。关扑其实是类似后世的一种赌博活动,人们或以银钱,或以其他物件,作为赌博的筹码与彩头。

而可以参与关扑的地点,并非只有城中赌场。

新年三日,汴京城中主要的街道上会立有许多彩棚,彩棚棚主亦会售卖用来赌博的各种物品,有卖首饰、衣裳、鞋袜的,有卖胭脂水粉的,也有卖鲜花和好玩的物件的。总之,应有尽有,若是想赌什么,便带够银两,前去相应的彩棚即可。

除了彩棚,城中的街道上还有各店家搭了高台,上演歌舞百戏,高台底下便聚集了许多前来看热闹的观众。

城中小贩自然不会放过如此商机,于是便有许多来卖撒佛花、胡桃、泽州饧、旋炒银杏、栗子、河北鹅梨等小食的。这些小食皆是用小盘装了,只需花上三五个铜钱,便能边看边吃,当真快活。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