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
提示:若发现标题与内容不符,“换源”即可解决。
..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这一趟运气不错, 一路都没怎么停车,有时候山沟里一停,都不跟你说怎么回事。

车顺利在一大早到沪市, 赵秀云下车的时候, 生出一种风尘仆仆的感觉。

方海更累, 还以为挨家挨户送出去礼, 回来能松快些, 结果媳妇到处买特产。

不买还不行。

赵秀云振振有词说:“陈秀英从新疆坐七天火车都给咱送两斤奶干, 咱们空手回家, 你觉得合适吗?还有……”

总之互送土特产, 在家属院是不成文的规定,累也得背着。

说来奇怪,赵秀云老家住二十六年,沪市满打满算才两年, 这一刻居然有“终于回家”的感觉。

她一手一个孩子,挤上电车,又折腾一会才到家属院。

连门卫刘叔都亲切问候这一家。

“哟, 探亲回来啦?”

别看刘叔是门卫,级别和职务是分开的, 他是立过大功,脑袋里有碎弹片才退下来,级别远在方海之上。

进进出出的人都最尊重这一位,早年是有名的战斗英雄。

老爷子子女都在外地, 只有他一个人住在家属院, 平常对谁家的孩子都跟自己家孙辈似的。

禾儿话多, 跟谁都叽里咕噜, 有时候跟刘爷爷能说小半天。

赵秀云有回好奇听, 简直是鸡同鸭讲,刘叔耳朵也不太好,但人很倔,坚决要上班,反正门口有哨兵,领导就安排他做个出入登记。

这会禾儿又咕噜起来,赵秀云急着回家收拾,问:“苗苗,你跟姐姐在这还是回家?”

苗苗习惯地找到自己的小椅子,坐好小腿一晃一晃的。

刘叔话也多,有时候给她一把糖,叽里咕噜也能说特别久。

要不是不是双胞胎,赵秀云都疑心苗苗的话是娘胎里就被姐姐抢了。

她也不管,急匆匆回家。

半个月没住人,家里有一股土味,赵秀云把冰箱通上电,东西一样一样往里放,要送人的分做堆,拧破布到处擦擦洗洗。

方海甩甩手爬上窗台,内外都擦,夫妻俩连句话都顾不上说,埋头在家里蹿来蹿去。

午饭肯定是没法做,赵秀云去食堂打饭,一路上都是问候。

“小赵回来啦?”

“秀云回来啦?”

家属院真是没秘密的地方,谁在干嘛都一清二楚。

她回来把饭菜往桌上一摆,方海忙着拧被子,说:“等会啊,我把这个晒上。”

从楼上往下看,花花绿绿都是他们家的被套床单。

也是趁着今天是个大晴天,晚上一准能干。

软卧铺上睡得好,大人孩子都不困,就是有一种疲惫感。

下午还有得忙,赵秀云打发孩子再出去玩,夫妻俩里里外外又忙活起来。

晚饭还是吃食堂,吃完才去送礼物。自打妇女工程队成立,家属院就不是闲人多的地方,都得晚上才在家。

到谁家都得唠几句,别看才半个月的时间,事情多着呢。

尤以陈秀英最为兴奋,她虽然嘴巴大,但也不是跟谁都说,就看中赵秀云守得住秘密,两个人最相衬。

陈秀英神神秘秘地说:“5号楼王家你还记得吧?”

她这一开口,赵秀云就知道有大新闻,心想自己聪明,把这放最后一家,顺理成章坐下来,越聊越兴奋,一看时间九点才说:“呀,我得赶紧回去了。”

回去带孩子洗澡,方海要洗衣服,都被她催着赶紧睡。

才晒过的被子暖洋洋的,有股淡淡的清香,赵秀云的舒服地在被窝里挪了挪,长舒一口气说:“还是自家舒服啊。”

方海大为赞同,他自己也品出来,说:“我回去是很受欢迎,就是太欢迎了,跟客人似的。”

一亩三分地里,就数他这个团长最了不起,大队人对“领导”这两个字的畏惧是天然的,可这种客气不会让他宾至如归,反而越发疏离。

方海不得不承认说:“我们恐怕没法再回去了。”

他少时离家,其实是奔着“衣锦还乡”这件事,现在想想,偶尔还几天也就行。

赵秀云困得很,随便“嗯”几句作为回应,模模糊糊间觉得不对,眼皮子都睁不开骂:“你是牛吗!不带累的。”

方海憋了半个月,力足得很,只差求她说:“明天不上班。”

恰好是星期天,还可以再休整,是怕火车延误,回来得早一点。

不过放假的只有赵秀云和孩子,她说:“你要归队。”

有几分纵容的无奈,到底拿他没办法。

只是第二天赖在床上说:“看,要早起还要晚睡。”

方海打个哈欠说:“你昨晚可不是这么说的啊。”

就他长嘴了?

赵秀云翻个身,给他一个背影。

赌气得可爱,方海把门带上,又去看孩子,果然都睡得四仰八叉的。

他给自己热牛奶,就着饼糊弄早饭出门。

赵秀云足足睡到十点,醒来都有点忘记今夕是何年的意思,茫然地看着窗帘漏进来的那点光,眨眨眼掀被子起床。

孩子还睡着,看起来比大人更累,其实在老家那几天都要疯了,加上主人家四点就起,根本没好好睡过。

赵秀云怕晚上睡不着,硬把人叫起来,都不知道这个点吃要不要叫早饭,只让随便垫垫肚子。

她要去公社买东西,摊开禾儿的作业本说:“自己看看会不会。”

这阵子肯定是上新课的,她抽出时间也给孩子讲了点,正好拿老师布置的作业验证一下,还是高明昨晚送来的。

别看每天没多少,加起来可不少。

禾儿难得愁眉苦脸,往书房一坐,背影都透露出萧瑟。

赵秀云带苗苗去买东西,骑上自行车。

孩子紧紧搂着妈妈的腰不放,路过小土坑的时候就嘎嘎笑,好像被颠这一下很有意思。

哪里有意思了?赵秀云都觉得屁股疼。

为了省电费,她出门前把冰箱的东西都吃光,存粮也都拿去换全国粮票了,这会家里简直是空荡荡,跟没住过人似的。

得买的东西就不少。

得亏有自行车,赵秀云都快踩不动,回去的时候是推回去的。

已经过中午饭的点,禾儿本来想把饭蒸上,一开米缸空荡荡,看到妈妈回来就急着大叫说:“妈妈妈妈,家里进贼啦!”

什么贼?

赵秀云昨天可是把家里所有钱都数了一遍,一分都没丢啊。

她差点没被吓死,待知道是米缸的问题哭笑不得说:“家里没米,妈妈买回来了。”

哦,没米啊。

禾儿尴尬挠挠头。

赵秀云煮上饭,又翻她的作业,说:“错得不多,下午再改吧。”

一天不学,作业知道。

怕孩子耽误功课,下午,赵秀云花时间帮她学习。

玩野了心,屁股下面有针扎似的。

赵秀云气得不行,用力拍桌子说:“方青禾!”

孩子抖一下,抿着嘴不敢说话。

就说看了气不气。

赵秀云平复呼吸,说:“我再讲最后一遍啊。”

禾儿勉强收回心,老老实实地听着。

小孩子的皮就是时不时紧一紧。

还是早上学早好。

晚间,赵秀云跟方海说“进贼了”的事,方海忍俊不禁摸着孩子的头,又说:“咱家日子过得好啊。”

像他小时候,空着米缸过日子是常有的,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全家勒着裤腰带过日子,一天只喝一碗稀粥。

赵家光景还好些,起码赵秀云比较有记忆的年纪,一天能吃两顿半饱饭。

那可是小二十年前,现在吃两顿饭的人家都是大多数的。

赵秀云还记得有一次吃肉,说:“数着吃的,一共二两,我吃三片,舍不得吃太快,还被我弟抢了一片。”

大的抢了一片,小的嚷嚷着不公平,也要一片,最后她就只剩一片。

她从前为这片肉还觉得感激,毕竟已经是村里难得的好日子,现在越想越荒唐,说:“我当时怎么没打他们?”

她年纪大,体力还占上风,小孩子打架父母是不管的,姐姐管弟弟天经地义,但一次都没打过,头回还是打孩子是外甥王成高。

打小皮得很,把好性子的人都气得牙根痒痒。

方海其实很难从王成高现在的样子窥探到调皮的痕迹,很是感慨道:“这孩子,懂事。”

懂事的孩子多半是被逼的。

赵秀云跟着叹气说:“他二伯的人品我还是信得过的,卖东西的钱他管着,按月给几个孩子,再好不过。”

她离得远,好赖能放心下。

也得亏还有几位靠谱的长辈,不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方海越想大姨子越觉得糊涂,说:“她好好的日子,怎么就过成这样了。”

农村出身,嫁到城里的干部家庭,自己有工作,别的不说,简直是鱼跃龙门。

现在看着是还好好的,将来老了,娘家侄子再不成才,只怕还有大苦头,孩子肯定是不亲妈,能有多少心给养老是个大问题。

赵秀云也想过,说:“看我将来有多少能力吧。”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她也有自己的家庭要顾。

她要是有钱,能帮着帮着,没有大姐,她和中间那三个没来得及留得下姓名的姐姐一样,连满月都活不过。

七十年代真夫妻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