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考试开始
提示:若发现标题与内容不符,“换源”即可解决。
..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冯不识同学你好,你的考试序号是021903,请在明天早上九点之前到达C区域集合。”

第二天一大早,冯不识按照收到的信息到了C区域。

“在这里!”

C区域在城西,冯不识刚下公交车就遇到了陈并霜。

考试区域大体上是随机分配,但允许不超过三人组成团队,团队成员可以安排到相同考区参考。

“C区域的考生上车集合了!我们马上出发!”

在C区休息没一会儿,冯不识就听到了广播响起,从城外开来运输车队。

“上车前先选好你们的生存工具,每个人只能选三样!”

运输车前,砍刀、打火器、冲锋衣、棉袄……各种各样的物资成箱摆放在地上任人挑选。

大部分人都犹犹豫豫,这次测试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除了导师之外没有人知道将会去哪考试环境。

“这次的考试我们分到的很可能是雨林环境。”冯不识突然开口。

虽然名义上是统考,但不可能真的找一块区域圈起来让上万考生一同进行生存挑战。航空城采取的方式是千人成团进行考核,几十个考试大团同步进行。

“你怎么发现的,全部都是随机分配的。”

“过去一段时间我都在跟着李大叔学习野外求生技巧,他还顺便告诉了我航空城附近的环境分布图。从城西出发,仅有的公路大体上是朝着西南方向开的,路上会经过一段小型的沙漠环境,后面一大片都是雨林。那片沙漠太小了,承载不了上千人的考生,雨林是最可能的。”

“雨林?”

冯不识点点头,他直接走过去拿了一把开路刀、一个点火器和水壶。

陈并霜相信冯不识的判断,她听从建议拿了一套坚韧的绳子和两件雨衣。

“这两个小家伙……”

带队老师很惊讶,他认识陈并霜,但这次的分配结果是今天早上才出来的,陈天浩在这个过程中一直没有联系过外界,不可能知道自己女儿会去哪个考区。

可在那个男生的带领下,他们选择的求生道具是很适合雨林环境的,尤其是陈并霜带的雨衣。

他看了一眼花名册,记住了冯不识的名字。

“时间到,全体上车!”

“等一等,等一等,我还没拿……”

驻扎士兵将剩余的道具全部收走,一些学生纠结思考应该带哪些道具却迟迟没有上手。

士兵轻轻地推开了他们,指着导师摇了摇头。

老师严肃地说:“这要是在战场上,敌人可不会有那么好心等你们!现在你们有两个选择,一是空手去参加生存测验,二是放弃。”

一些人稀稀拉拉地上了车,还有一些人低着头在原地没动。

“老师,我们可以抢夺别人的道具吗?”

车上众人同时转头看着冯不识,随后眼神闪烁。

老师也颇为惊讶,但笑着说:“如果伤人的话会扣分的,情况严重直接取消考试资格——考试全过程都在直播。”

“也就是说,道具的互相赠与和交易也是可以的吗?”

老师点了点头,这也是考验之一。如果有人能够发现并利用这一点,聚集众人的力量求生,那也是会被认可的。领导与协调的能力并不比单兵作战能力差。

“同学,不知道你……”

当即,车上就有人开始沟通起来。大部分是没有挑选到足够道具的人,该组队的在比赛开始前就已经组好了。

“我明白了。”

冯不识看向窗外,此时太阳正在升高,空气也变得焦灼起来。

考试的车队行进在旧时代残存的公路上,运送着充满活力的学生去开拓新时代光辉的未来。

公路横跨整个小型沙地,行驶了十余分钟之后,单调的黄沙里终于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绿色。

再过一会儿,地平线上已经可以看见稀疏的树木身影。

“各位同学,前面就是我们本次的考试区域了。”

一些选中了斧头等道具的学生狂喜:“是树林,我们道具没选错!”

“完了!”

而一些认为考试区域将会是冰原的学生则面如死灰,他们选了超厚超保暖的羽绒服,想着找好个地方躲起来度过这七天,谁知考试区域竟然是树林!

这时车上的老师开始给大家分发智能手表。

“大家戴好这个智能手表,它是防水的。我们会通过它进行一些信息的发布以及定位。如果有同学中途想要退出的话通过智能手表操作就可以了。”

冯不识戴好的手表,通身黑灰色调,表面是电子屏,制作很精致。

运输车慢慢减速,开进了树林。

“怎么回事,怎么车没有停下。”

冯不识靠近陈并霜悄悄地说:“待会儿你跟着我跑就行,不用管其它人。”

不跑不行,虽然老师说过不能互相伤害,但车上那群没有足够求生道具的人脸色不是很好。

四周树林慢慢变得茂盛,空气也变得闷热潮湿。运输车缓缓停下,车门打开。

老师这才宣布考题:“这次考试的基础目标是在这个雨林中生存一周,祝各位同学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这位同学……”

运输车刚停下,就有人试图拦住冯不识两人。

冯不识直接撞开,拉着陈并霜跑向雨林。

车上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就看到两个人朝着雨林的方向冲去。

人是有从众心理的,有几个手里抱着羽绒服的人也下意识跳下车,当踩到雨林软湿的土壤之后才反应过来。

“老师,我们能弃考吗?”

“上车吧,这次测试算1分,好歹也坐了车过来一趟。”

几个选择了不那么合适道具的人也咬牙走了进去,他们选的生存道具没有羽绒服那么夸张,还是能在生存过程中起到一些作用的。

“来都来了……”

还有几个什么道具都没带的愣头青对视一眼,也戴着手表走了进去。

这一幕幕在这片雨林的众多方向中上演,进入雨林的第一步就刷掉了大半的考生。

“怎么又是他?他旁边的是谁——这丫头胆子这么肥吗?”

孙留君是真的很好奇,陈并霜到底是怎么想的敢跟冯不识组队。

因为当年那次全国性的共识,冯不识从小到大都很倒霉。

如果有人跟他靠的比较近的话,也会受到这个倒霉的影响。

陈并霜和冯不识一起考试,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符合热带雨林环境的意外。

比如会有别处的蚊子以一种合理的方式跑到他们的庇护所,比如会有一场小面积的暴雨会下在他们的火堆中,比如会有老朽的树木刚好倒向他们的方向……

“我得赶紧过去……”

普通考生只是来进行一场比较艰难的考试,而冯不识则会把这个难度再往上推一层。他们不一定会遇到非常危急的状况,而冯不识则有很大的可能直面危险。

“他这是在干嘛?”

这时在监视器上,冯不识正在做的奇怪动作引起了孙留君的注意。

到现在为止也写了有六万多字了,没有收到签约站短。那么这应该是我的开头问题很大。

不过这本书一开始的目的也是练笔更多,所以也算不上什么。

回顾前面的章节,目前我能看出来的问题就有情节推进过于缓慢,废话太多,比如有的章节内容在一章就应该写完的却生生变成了三章。

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在写前面二十章,也就是第一个大故事的时候没有大纲,只有一个模糊的想法。一天一天,内容是慢慢挤出来的,第二天的内容是在看第一天的内容之后再开始动笔的。

这样写有一个既是好处也是坏处的问题,我的思维会比较跳脱,想象力会更丰富,但这也就意味着文章内容会更散,没有力量。没能明明白白地讲明白一个故事。故事中人物的动机也会千变万化,情节的走向也会千奇百怪。

这样不好,至少要作为故事来让别人看的话,这样不好。

从第二十章开始,我在尝试新的写作方式,我现在在写大纲和细纲。所谓细纲就是每一章都要有一句话总结,我要能说出这一章我写了什么东西。结合最近看到的一些编辑的公开课,这句总结的话还需要写出这一章里能够吸引人的点是什么,也是编辑所谓的卖点。(当然,我看了之后发现还是有啰嗦的问题)

下一步的计划是,在有章纲的情况下,行文更加精炼一些。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